泰来县地处北纬46度13分至47度10分、东经122度58分至124度之间。全境处嫩江下游,为大兴安岭东南余脉和松嫩平原西部边缘的过渡地带。县境域内海拔高度最高点为193.6米,最低点为133.4米。全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由高到低逐渐倾斜。西部均为冲积扇平原,海拔高度在162.5~150米之间,面积约为66.5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3%;中部均为冲积平原,海拔高度在150~140米之间,面积约为239.3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0.7%;东部为风积与冲积混合型平原,海拔高度风积平原在140米以上、冲积平原在140米以下,东部混合型平原面积为282.42万余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8%。县境域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土山(沙丘),较大的有7座。全境域地形宽广平坦,切割微弱。
泰来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适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为“中国绿豆之乡”、“中国花生(四粒红)之乡”,为省确定的半农半牧县、全国商品牛和细毛羊生产基地。境域内土地资源土壤类型较多,牧草地草原面积较大。有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耕地近250万亩(占总面积的42%),有牧草地101万余亩(占总面积的17.2%)、林地52万余亩(占总面积的8.9%)。境域内流经一江五河,水域广阔,水资源充足,水域总面积85万余亩(占总面积的14.5%),已开发利用养鱼水面25万余亩。矿产资源,有油田石油储量2 400万吨、油气天然气储量17亿立方米,还有储量丰富的溶解矿物质和气体的矿泉水资源。建材资源有工程砂、冲积砂、冲积石、制砖粘土等。生物资源,有自然植物数百种,其中药用植物有6类、94种;野生动物数百种,其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动物10余种;江河湖泡中有鱼类3科40属67种,其中较为名贵的鱼类10余种。境域内光热资源充足,素有黑龙江省“小江南”之称。农作物生长期的年辐射量、年平均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和年无霜期等光热指标均列全省前茅。
自然地理
日期:2024-05-07
来源:泰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大中小】
打印
- 关联稿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