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来县深入实施“项目富县、产业富民”发展战略,上项目、惠民生、强党建,初步形成“现代畜牧、健康食品、绿色能源、特色中药”的主导产业和“云服务”的“4+1”新兴产业格局。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狠抓“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全县水稻面积发展到200万亩,杂粮杂豆面积稳定在20万亩,蔬菜和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加快示范园区建设,各类农业示范园区达到40处1.4万亩,“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达到4处5万亩。新型经营主体焕发更多活力,国家级示范社发展到5个,省级规范社发展到13个,市级规范社发展到35个。积极扶持飞鹤、佳和、天兆等龙头企业发展,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渔业生产面积发展到17.42万亩,总产值达到2.62亿元。
在现代畜牧产业上,飞鹤集团累计投资30亿元,兴建的奶山羊养殖场、饲料加工厂、乳品加工厂已投产。依托飞鹤乳业,在上游,投资8.3亿元的飞鹤万头奶牛牧场项目落地建设,并被列入全省百大项目,泰来县成为飞鹤“牛羊并举”的示范基地。在下游,总投资2.4亿元的麦士德金注塑包装、大满铁听、枫彩包装等配套加工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产业集聚效应充分显现。依托湖南佳和、比米等大型畜牧企业,构建“3+1”产业联盟,建立集养殖、饲料加工、屠宰、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在健康食品产业上,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工作思路,依托200万亩优质稻米资源,六水香、北大荒、和合等规上稻米加工企业200万吨年加工能力,引进荣程酒业、宏绿方便食品、亿科果蔬深加工项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在新能源产业上,依托风、光优势,引进九洲、三峡、华润、国家电投等15个风光电项目和生物质发电项目,全县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6万千瓦。
在特色中药产业上,全县共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7家,2024年全县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板蓝根种植面积6.4万亩。目前,泰来县已经成为全省“板蓝根第一县”,并逐步发展成为全省中药材集散地。
在云服务产业上,依托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抢抓云服务产业梯次转移重新布局的机遇,建成“云服务”小镇、“云服务”众创空间、“云服务”孵化基地,现有阳光保险、田园牧歌等13家企业入驻云服务产业园区。
第三产业飞速发展。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以来,我县全力打通制约县域电商发展的关键节点,着力打造泰来电商“6+1”模式,创新实施“县域电商+主导产业+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县域电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以全省第一、全国前十的成绩,顺利通过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综合绩效评价,先后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优秀示范县”“全省农产品电商出村试点县”等荣誉称号,成功承办全省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交流暨电商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议,“泰来电商模式”在“2017年全国农商互联大会”“全国第二届电商进农村大会”“第二届淘宝高峰论坛”等国家、省市级会议上多次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2019年泰来县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升级版。我县依托生态、产业等资源优势,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为着力点,以培育电商发展主体和集聚区为抓手,以推进农副土特产品提质增效和提档升级为突破点,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应用,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县域电商发展氛围浓厚,实现了2800人就业,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认可,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百姓积极参与电商活动和发展。依托“四种文化”旅游景区和稻米资源,成功举办“春插福稻秧,夏看稻田画,秋收幸福米,冬赏稻草雕”“福稻泰来”四季文化旅游节、首届辽金文化旅游美食节和露地菊花展,带动旅游事业取得初步成效。基础建设不断完善,江桥抗战纪念馆重新布展,完成江桥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和泰湖广场升级改造,新增大兴抗洪纪念广场等旅游景点5个,泰湖大酒店被评定为三星级旅游饭店。设计了“大美泰来”吉祥物及“福鹭”“泰娃”等系列旅游产品,“泰娃”和芦苇画分别荣获首届中国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和铜奖。积极发展健康养老,中医院康复中心建成投用。我县荣获“全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经济建设
日期:2024-05-07
来源:泰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大中小】
打印
- 关联稿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