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2日在泰来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长 安剑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二○一四年主要工作
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下,紧紧围绕“三件大事”,全力推进30件实事,县域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51亿元,同比增长10.6%;财政总收入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2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同比增长5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43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5294元。
一年来,我们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后劲日益增强。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引进荣程酒业、恒大精制米等11个项目。列入全市重点推进的源龙源酒业、汇源饮料等10个新开工项目及龙湘食品二期等4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5.19亿元。三峡新能源光伏电站累计发电1567万千瓦时;大庆油田泰来分公司生产原油8689吨、外输天然气2471万立方米,实缴税金2101万元。投资2800万元,完成县中心工业园区道路硬化、绿化3.7公里,铺设排水管线8700米,平整土地40万平方米,争取工业用地指标38万平方米,收储土地35万平方米;完成汤池工业园道路绿化2.3公里,调整用地指标5万平方米,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产值27.8亿元,增加值16.1亿元,销售收入26.9亿元,税金1.3亿元,分别增长24.7%、24.6%、24.8%和10.6%。
一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高。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达139万吨。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历经5年建设的抗旱灌溉引水工程全线贯通。投资3.52亿元,实施了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新增标准化农田35.8万亩,新增耕地1.4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5万亩,修复水毁灌区、堤防9处。启动水田发展三年攻坚战,新增水田面积10.3万亩;投资1500万元新建水稻智能化催芽基地3处、标准化大棚930栋;打造“2513”高产创建工程核心区45万亩,建成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4处。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创新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1+1+1”经营模式,7个现代农机合作社达到省级示范社标准,3个合作社获得国家级示范社称号;注册成立了正信融资担保公司,办理土地经营权担保贷款4660万元,有效破解了合作社发展难题;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四权”基础信息录入率达100%;依托县职教中心,完成首批职业经理人培训30人,举办网商、家政等培训班40期,促进了合作社发展,带动了就业创业。
一年来,我们着力提升建管水平,城乡环境面貌日新月异。新城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局业务用房和法院审判庭建设,实施了体育场升级改造和文体活动中心周边绿化、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07万元,维修改造旧楼小区23个、低温楼19栋,亮化美化楼体8栋。探索建立小区管理帮扶机制,县级领导和机关事业单位与117个住宅小区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彻底扭转了小区脏乱差的现状。投资2374万元,完成金源街东段道路综合改造,新建绿地5.5万平方米,铺设给排水管线5666米,安装改造路灯164盏,改造供热分户管网7300米。投资7648万元建设泰图、麻宁等4条公路68.5公里,改造危桥4座,新建农村客运站5座,有效改善了交通环境。组建了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对“两路一街”等重点区域实行包片管理,实现了警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深入推进“乡村整洁行动”,完成村屯绿化136亩,道路绿化92.5公里,植树造林1万亩;实施草原围栏12万亩,补播3.6万亩,覆盖率由40%提高到70%以上;实施江桥先进村等5个农村连片整治项目,完成村屯道路整修等基础设施改造,对克利保安等7个重点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江桥镇艾伦村被评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典型。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同比分别削减7.7%、7%、4.5%和2%,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天数达330天。
一年来,我们大力保障基本民生,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人民收入水平持续改善,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津贴补贴和住房公积金标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人均增加3000元。住房结构不断优化,全县开发商品房3060套23万平方米;完成棚户区改造1188户,配建廉租房60户,改造农村泥草房和危房3200户。投资2100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县直安装了水源井备用电源,结束了停电即停水的历史。建立医疗保险“三险合一”制度,在“八统一”基础上实现了“十统一”,城乡居民基本享受到了平等的医保待遇;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实施县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建设,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离乡、大病不出县”。实施医疗救助联动机制,投入1430万元救助3200余人次;实行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免费手术、癫痫病和重症精神病患者免费治疗。建立了县乡村“三位一体”就业服务平台,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53个,新增城镇就业2688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449人。投资2200万元建成县爱心护养院,县养老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出台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新建50张床位以上民办养老机构2家;我县被评为全国敬老模范单位。
一年来,我们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投资4000万元,完成了克利镇中心学校等6所学校建设工程,大兴八一小学和塔子城中心小学创建为省级标准化学校。投资420万元,对15所学校取暖设施进行改造,农村中小学校彻底告别了“小火炉”。积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国家学生体质升级计划活动中,我县成为全省唯一获奖的县区。建立校外食宿点奖励机制,整顿规范校外食宿点190个。设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专项奖励资金,撬动社会力量提高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5300余名儿童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依托县文体活动中心等阵地,累计开展各类群众文体活动200余场次;实施文体进小区行动,为6个小区安装了健身器材,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健身的夙愿。泰来镇五个城市社区便民服务闯出了特色,汤池镇“百姓之家”搭建了综合服务平台。围绕“四种文化”,编制了塔子城址保护和抗洪文化广场规划,完成了抗战纪念馆外墙维修改造、抗战遗址园美化绿化及国家湿地公园亲水平台等节点建设;设计制作泰来城市LOGO标志并广泛宣传推介,“四种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4年,我县被评为旅游文化榜·十佳最具投资潜力旅游区县,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一年来,我们立足为民务实清廉,政府行政效能显著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有关要求,先后制定完善了精简会议文件、腾退办公用房等多项制度,会议较去年缩减50%、文件压缩46%;利用腾退的办公用房,建设了30处“环卫之家”,将教育等4栋办公楼整体腾出用于社区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56个部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审批事项由395项精简到273项;优化审批流程,并联审批事项压缩率90%以上,审批效率提高5倍;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初步建成,电子监察系统同步推进,政务服务更加利企便民。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活动,对发现的问题全部进行整改。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全程跟踪审计,保证了项目高效、优质、有序建设。完善了县级领导信访接待制度,累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92件次,民生电话办公室受理群众反映诉求1878件,依法解决了群众诉求。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17件、政协委员提案24件,均得到有效办结,政府为民意识和行政效能得到全面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泰来的每一点变化、每一项成绩、每一个进步,都得益于县委的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克难奋进。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及政府组成部门,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泰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还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缺少立县大项目,自身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不足;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培育新业态和增长点还显得十分迫切;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偏低,贫困人口依然较多;财政投入能力有限,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学、就医、就业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干部改革创新和服务群众意识不强,谋发展解难题办法不多,推诿扯皮、消极懈怠时有发生。我们要直面这些困难和问题,不麻木、不回避、不绕道,认真应对和解决。
二○一五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奋进之年,也是全面完成我县“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压力,以及国家省市推进产业项目、保障民生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挖潜再掀项目建设新热潮,为县域经济寻求更大的突破;必须主动顺应群众企盼,倾情倾力办好民生实事,为全县人民谋取更大的福祉;必须扎实推进改革创新,以更大的决心和智慧破解发展难题,为“三件大事”催生更大的动力。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市委“三化”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县委十五届九次全会确定的30件实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项目带动,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民生保障,推动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立足资源禀赋,强化载体建设和服务保障,启动新一轮项目建设攻坚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坚持招商力度不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引进抓增量。坚持“抓大不放小”的思路不动摇,围绕绿色食品加工、地热开发、新能源、生态农业等进行定向定位精准招商,围绕恒大集团、荣程酒业等现有企业以商招商,围绕农产品、畜产品、休闲食品进行全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税收贡献率高、市场空间大、扩张意向强、有利于形成产业聚集的好项目。跟踪对接甜菊糖加工、畜牧养殖、秸秆发电、风力发电等重点项目,力促尽快签约落地。扶持企业壮大扩存量。完善项目服务推进机制,重点做好恒大精制米、荣程酒业、飞鹤农业、三峡现代农业光伏产业园等项目跟踪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帮助雅士利、汇源、龙湘、源龙源等已建成企业,破解经营发展难题,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打破乡镇行政区域界线,建立招商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强大的招商合力。推进园区基础建设增容量。实施县中心工业园区道路绿化5公里,铺设污水和雨水管线8700米,安装路灯55盏、变压器2台,建设提升泵站一座,力争开工建设110KV变电站;收储林地75万平方米;打造小微企业创业平台和孵化器,规划建设小微企业园区15万平方米,引导小微企业入驻抱团发展。加快江桥外贸地块开发利用,平整江桥食品产业园土地3万平方米,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承载大项目能力。
(二)立足提质增效,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抢抓“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机遇,全面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产业化和效益化水平。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抓好江桥胡勒等7个省级规范社建设;扶持水田及杂粮、香菇等特色种植合作社发展。加快农民组织化进程,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带动更多农户入社入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农业服务体系。推进“1+1+1”新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推进产权交易、经营信用、农民培训平台建设;依托联合社和农技推广中心,发挥农业综合服务超市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加便利化、全方位服务,多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2513”高产创建工程,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带动作用,引领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加快旱改水建设,整合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节水增粮等项目,打造嫩泰高速沿路高标准水田示范带,新增水田面积22万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56个村屯2万人饮水问题。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水平,搞好动物防疫检疫,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引领水产业做大做强,培育名优新特品种,打响“鱼米之乡”特色牌。突出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产业开发和精准扶贫相结合,探索江桥镇、和平镇养殖扶贫模式,将扶贫政策更多面向建档立卡的特定人口,实现滚动循环式发展,力争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变面貌,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三)立足“三化”战略,统筹城乡建设管理,更加注重生态优先,加快推动城乡环境持续改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力打造“塞北江南、花园之城”。改善群众住房条件。统筹做好商品房开发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推进3号、13号等地段征收工作,完成棚户区改造250户,建设公租房60套,改造农村泥草房和危房2400户;继续推进老旧散小区综合改造和低温楼维修改造,全面完成旧楼小区改造任务,着力打造“文化庭院”,让小区居民幸福安居。加强城乡基础建设。推进城区绿化、给排水管网、集中热源等工程建设,重点解决平房区巷道雨季排水不畅问题,让生活在那里的居民不再望水兴叹。实施汤池镇危桥改造项目,推进县城东风路、益民街等街路改造,启动城南铁路下穿通道及绕城公路规划建设,争取改建街基至好新等3条农村公路;协助做好嫩泰高速连接线和江音公路建设,借助三省区一体交通圈乘势发展。提升城镇管理效能。健全完善公安、城管联合执法机制,依托110指挥平台建立城管指挥调度中心,为建设数字化城管夯实基础。启动中心大市场建设,规范农机、建材、汽修等各类市场管理。增强环卫机械化作业能力,逐步让环卫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推进主要街路通讯传输线缆地埋工作,逐步解决城区空中线缆乱搭乱接问题,提升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行政府花钱买服务,实施三年造林攻坚战,今年完成植树造林1.4万亩;抓好嫩泰高速、泰塔公路两侧绿化,加强断条、断带路林的补植补造,逐步实现县乡道路林荫化。加大森林、湿地、草原管护力度,严格执行林木采伐制度,严厉打击破坏林地、湿地、草原等违法行为。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加大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避免耕地“非农化”。完成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严禁人为焚烧导致雾霾现象发生,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
(四)立足创新驱动,狠抓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发展活力。深化综合改革,认真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努力赢得最大红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体系功能,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规范权力运行,提高群众满意度。妥善做好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机构“三定”工作,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整合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培养综合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搞好“1镇9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创新金融信贷服务,以“四权”抵押贷款为重点,发挥正信融资担保公司作用,激活农村产权“活水”,补齐“三农”金融服务短板。积极探索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与恒大、荣程等大型龙头企业合作,增强粮食购销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以引嫩灌区和洪家灌区为重点,探索推行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机制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利用效率,减轻灌区农民用水负担。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建立以医院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让公立医院焕发新活力。加快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步伐,建立以人民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医联体,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移的就医秩序,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
(五)立足转型升级,积极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传统和新型业态,不断推动现代服务业实现新突破。推进各种要素向服务业倾斜,不断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加快发展商贸产业。推进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建设,整合培训、物流、专业设计等资源,搭建网商综合服务平台,力争培训网商1000人,新开设企业自营旗舰店6-8家、淘宝网店50家;扶持绿色食品企业发展,借助天猫、京东、1号店等第三方电商平台,拓宽我县大米、杂粮等绿色食品销售渠道,扩大“泰来大米,天地粮心”的影响力,力争年内拥有自有商标的农产品全部上线销售。壮大发展旅游产业。注重旅游与文化的深入融合,继续完善“四种文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红色主题游、历史文化游、湿地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等特色旅游品牌,积极融入我市“4+1”城际旅游联盟,建设特色旅游精品区。做足做好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利用,释放地热等资源潜力,积极寻求战略投资者,开发餐饮、住宿、游乐和旅游商品等配套服务业,延伸旅游产业链条,逐渐让旅游成为我县新的支柱产业。统筹发展物流产业。搞好物流节点规划建设,扶持杂粮杂豆产业发展,做强塔子城杂粮交易市场,充分发挥杂粮中转站作用;推进国有粮库和民间粮食购销企业仓储项目建设,协助做好乌江铁路、江桥物流园区建设,依托平齐铁路和嫩泰高速南下大通道,打造三省区交界物流集散中心,让我县优质的水稻、杂粮等农产品走出泰来、走向全国。
(六)立足增进福祉,主动顺应群众热切期盼,带着感情责任做好民生工作,全力打造幸福泰来。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民生实惠。健全保障体系,提升幸福感。进一步拓宽创业、就业渠道,实现新增就业2000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人。加强县养老服务中心服务与管理,抓好“兜底养老”;健全爱心护养院医养结合运营机制,确保医有效果、养得舒心,力争成为全省医养结合的典范;完善民办公助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养老事业,全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综合救助力度,尽最大努力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繁荣各项事业,提升满意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克利中学等3所省级标准化学校创建,搞好实验小学和中心幼儿园搬迁工作,推动普惠性幼儿园提档升级,力争不让广大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将唇腭裂、儿童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种列为免费治疗项目。完成县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主体工程建设,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依法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进乡镇“百姓之家”建设,依托县文体中心等优势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维护和谐稳定,提升公信力。突出抓好校车、校外食宿点、食品药品、消防、交通等重点领域的排查整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全面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局面。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严格落实信访接待、交办、督办制度,及时回应百姓诉求,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继续做好“法律七进”工作,开展“法治小区”创建活动,切实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要求,努力把“为民务实清廉”贯彻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新的一年,我们要慎终如始,集思广益用好机遇,众志成城应对挑战,立行立改破解难题,奋发有为进行创新,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要转变职能,建设为民政府。坚持舆情转办制度,充分发挥民生热线作用,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群众的理有地方说、事有部门办、难有大家帮。进一步完善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让群众办事更便捷;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县乡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审批,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要改进作风,建设务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强化问题导向、底线思维,进一步整治文山会海、群众办事“三难”和行业“三乱”,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围绕县委确定的“30件实事”,加大行政问责、督办考核力度,切实提高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要从严治政,建设清廉政府。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有关要求,抓住“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具体问题,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凝聚起干事创业的正能量。进一步加强政府预算和农村“三资管理”,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源节流,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上。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重大项目审计全程监督、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等制度,主动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主动按法律规定的程序推进工作,主动把工作置于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筑牢防线,坚守底线,不越红线,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各位代表,建设幸福泰来的光荣使命鼓舞我们砥砺奋进,全县人民的信任期盼鞭策我们勇往直前,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以更大的担当、更实的作风,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建设和治理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全力谱写泰来改革发展的新篇章!